不知名的古国(2/4)
作者:从来不知死
果战败被杀。1468年被白羊王朝素丹乌宗·哈桑的优势兵力打败,黑羊王朝灭亡。
亚齐(tjeh;cheh;)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部。16世纪初叶至20世纪初叶统治苏门答腊北部及马来半岛一些地区的伊斯兰教王国,是马来群岛一带的贸易中心。又称哑齐。由亚齐人所建,故名。首都哥打拉查(今班达亚齐)。十七世纪初期,达于鼎盛。势力所及,包括苏门答腊西海岸全部,并征服马来半岛许多地方。后衰落。葡萄牙、荷兰入侵时期,反抗殖民侵略颇力。由于英荷矛盾得以保持独立。1873年,被荷兰所灭。
1511年葡萄牙人侵占马六甲后,许多穆斯林商人被迫迁往亚齐等地。各国商船被迫另沿苏门答腊西岸经巽他海峡进入印尼群岛。因此,位于这条航线北端的亚齐开始繁荣。第一任苏丹为阿里·穆哈雅特·夏。
1521年,亚齐摆脱比提尔王国的统治后,发动一连串“圣战”,以图赶走葡萄牙殖民者,控制胡椒产地。1547年亚齐对葡萄牙人发动强大进攻,几乎攻陷马六甲。亚齐同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一直持续到1575年。1564年亚齐进攻柔佛王国,掳走苏丹,摧毁柔佛城。
伊斯坎达尔·幕达(1607~1636在位)是亚齐王国著名的苏丹。在位时亚齐的势力达到高峰。亚齐王国疆域西达英德拉甫拉(今米南加保地区),东至西亚克。还征服了彭亨、吉打和霹雳,取得马来半岛的胡椒和锡产地。1613年和1615年,伊斯坎达尔·慕达两次进犯巴都沙哇尔。1629年,他进攻马六甲,但为葡萄牙、柔佛和北大年的联合舰队所败。17世纪40年代柔佛乘机向西亚克和英德拉基利扩张。60年代以后,米南加保逐步挣脱亚齐的羁绊,马来半岛诸国由于得到荷兰的支持也摆脱亚齐的控制。17世纪末,亚齐对胡椒贸易的控制也被荷兰打破。1873年3月荷兰派违禁请删除入侵亚齐。次年1月占领亚齐首都和王宫,苏丹马赫穆德·夏被迫撤往山区,不久病故。亚齐人民在新苏丹和伊斯兰教首领杜固·乌玛的领导下继续进行抗荷斗争,长达30年之久。1913年亚齐沦为荷兰殖民地。
1949年印尼脱离荷兰殖民独立,并以武力占领亚齐。然而在这之前,亚齐从未被荷兰正式统治过,因此,亚齐分离主义者认为亚齐应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加入印尼。1976年,武装组织自由亚齐运动成立,以暴力方式争取独立。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蟹)啸严重摧毁亚齐。
2005年7月17日印尼政(蟹)府和亚齐分离主义人士在芬兰达成协议,宣布8月中在赫尔辛基,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12月,印尼军方完成大部分撤军,结束近30年的流血冲突,和平露出曙光。2006年7月11日,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了《亚齐自治法》,赋予亚齐省地方政(蟹)府更大的自治权。
赫曼尼素丹国
中世纪印度德干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1347~1526)。亦译“巴曼王朝”。1347年,由原阿富汗的突厥贵族后裔哈桑(asan,1347~1359在位)创建。他宣称其祖先系波斯王巴赫曼,故名。德干地区原为德里素丹国领地,在图格鲁克王朝素丹穆罕默德统治末期,国家开始分裂。当时任古尔巴加地区军事将领的哈桑趁机宣布独立,自称素丹,取号为阿拉·穆扎法尔·乌德?ぐ吐?ど常?加诎??偷?即古尔巴加)。以古尔巴加地区为基地,先后征服了果阿、达波尔、科尔哈浦尔和德林加纳等印度教王公统治的小邦,迫其称臣纳贡。将领地划分为古尔巴加、德拉塔巴德、比拉尔和比达尔4省,派总督管理。王朝信奉逊尼派教义,实行伊斯兰教法,将伊斯兰教传播到新征服地区。穆罕默德·沙(1357~1373在位)执政时,多次与南部信奉印度教的维查耶那伽尔国等抗衡,巩固了王朝的疆土。
穆罕默德·沙二世(1378~1397在位)执政时,王朝由征战转入安邦治国。他励精图治,健全国家制度,始设宰相和大臣会议,休养生息,减轻赋税,发展农业和商业,修建清真寺,开办宗教和世俗学校,资助和庇护穆斯林学者,兴办伊斯兰文化教育,尊奉苏菲派著名学者为朝廷宗教导师,在各地敕建“扎维叶”,传经布道’,使苏菲主义学理得到广泛传播。艾哈迈德·沙(1422~1435在位)统治时,再次征讨维查耶那伽尔国,兼并瓦兰加尔国部分领土,并征服了德林加纳的印度教王公,掳获大量战利品。1424年,迁都于新城比达尔,后发展为伊斯兰教文化中心。自素丹胡马雍执政时,任用军事将领马哈茂德·加旺(1463~1481在位)为宰相,连续辅佐3代素丹,握有实权,励精图治,在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等方面政绩卓著,此时,为王朝的鼎盛时期。国土横跨印度中部,东西均达于海,其势力伸入南北部分地区。1490~1518年间,地方割据势力崛起,王朝无力控制,各行省总督相继宣布独立,国力日衰。王朝分裂为比贾布尔、阿赫默德拉加尔、戈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