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气!”
“兼济天下!”
“先生之言,儒者入世之道。”
“请!”
通晓百家之学,数年来,逐步将其融会贯通。
何为融会贯通?
并非一个虚妄之词,并未一个虚妄之境界。
融会贯通,便是如臂挥使,百家之道虽各有千秋,却也大道同源,之所以划分为百家之学。
乃是一位位诸子对于道的理解不同。
融会贯通,方有自己对道的理解,才有一窥悟虚而返的机会,才有成为一代宗师的机会。
荀况荀夫子,坐镇稷下学宫数十年,早就做到了那一步,否则,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折服百家。
儒家!
是荀夫子的根基之学,却非荀夫子的根基之道。
残剑先生此语,天明很是欣然,那不是残剑先生第一次提出来,可……每一个人说出此语,意蕴决然不同。
孟轲子浩然正气,一举整合混乱的儒家,归于字。
屈指一点,册子沉浮于天明跟前。
自己的弟子很多很多,却是那些人中武者不多,天资如天明这般的更是一个也没有。
传给那些人,是浪费自己的心血。
有这卷《浩然》。
天明也可快速修行。
以为早一日达到更高的境界。
“这……,多谢先生。”
天明没有推辞,双手一礼,接下这本册子。
“天明,近来你还在和江东项氏一族的人联系?”
那本册子本就是为天明准备的,天明收下,残剑欢喜,进而又是彼此一饮,品味从有间客栈送来的佳肴。
随意言谈,残剑倒是提起一事。
项氏一族!
当年自己和天明离开咸阳,南下入楚地,便是遇到楚国项氏一族的人。
那个时候,大司马项燕还在,楚国数十万大军还在,一切都还在,现在……一切都变了。
秦国追捕文书遍布齐鲁,搜捕暗地里的叛逆之人,诸国王族残余之人在列,项氏一族也在列。
那位少主也在列。
天明!
便是和那位少主走的挺近。
“项少羽!”
“是。”
“他是我的一个朋友。”
天明执箸之手微微一滞,看向残剑先生,不知道残剑先生是何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