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李杰一一接见了昨天抵达的前‘义和团’成员们,虽然和每个人交流的时间都很短,但这群人底子他基本上都摸清楚了。
不得不说,这里面还是有几个人才的,其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黄汉的年轻人,此人不仅文武双全,更为难得的是,对于军中的事物还颇为了解。
另外,还有一个名叫徐靖的年轻人,同样给李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方出身不错,而且父母都是难得的开明人物。
新式学堂刚刚兴起时,徐靖的父母便将他送进了新式学堂读书。
尽管父母死于贪官之手,家道中落,但那时他已经学有所成。
后来,为了给父母报仇,他毅然抛弃学业,加入了义和团,然后再这场运动中成功杀了仇人。
处理完保安队的事物,李杰便按照约定去了邱家一趟。
见面后,李杰先是感谢了一番邱家提供的帮助,邱松虽然嘴上一直说着不值一提,但纵观他的表现,心里明显还是十分受用。
聊完巡防营的事,李杰又和邱松说起了办学堂的事。
邱家是元宝镇最大的地头蛇,办学这种事,怎么都绕不开对方,何况,李杰还打算再从邱家身上薅一笔羊毛。
果不其然,乡绅们对于办学这件事,都充满了热情,李杰刚一提起,邱松立马表示,这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随后,邱松又主动提出,办学期间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提,只要是邱家能帮上忙的,他肯定会竭尽全力的提供帮助。
秉承着有枣没枣打两杆的精神,李杰顺势将道出了其中的难处。
李杰办学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新式人才,为以后的扩张进行人才储备,因此,他自然是希望学生越多越好。
但在这封建愚昧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李杰将学费定的非常低,很多父母也不会将孩子送到学校读书。
因为在农村,七明天应该就会过来。”
“好好准备一下,明天咱们就会一会这位朱管带。”
“嗯,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孩儿已经将松鹤楼包了下来,该通知的人也都通知到了。”
翌日清晨,龙家父子在一众家丁的护卫之下,缓缓向着镇中心赶去,万幸的是,他们这一路走的很平静,途中并没有遇到什么意外。
马不停蹄地赶到镇上,两人哪也没去,直奔松鹤楼而去,当两人赶到松鹤楼时,店内已然人声鼎沸,吴山镇凡是叫得上名号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