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章 冯拯致仕(1/2)

作者:放羊小星星
山陵礼毕,绝大多数朝臣都在观望,看看山陵使丁谓何时向朝廷自请致仕。

然而,令这些人大跌眼镜的是,山陵使丁谓没有上书致仕,副使冯拯反而先上了乞求致仕的札子。

咋回事?

这是所有人的疑问。

同时也是丁谓心中的疑问。

冯拯是什么人,他可太了解了。

即便冯拯是正牌的山陵使,上书致仕,也许会有,但冯拯绝不是诚心诚意的那种。

现在的他只是山陵副使,竟然自请致仕?

且不说有没有先例,单单这份用心,便是其心可诛!

冯拯这么一搞,不是把丁谓架在火上烤?

副使都上书致仕了,正牌山陵使还好意思装作无事发生?

这一行为,直接将丁谓原有的部署冲击的七零络流行语,可以说吧人性的复杂展现的淋漓尽致。

王曾现在的心态大致就是这样,既不想寇老碌碌无为,又怕寇老重新还朝执掌相位。

念及至此,王曾脸上的笑容也跟着戛然而止。

另一边,吕夷简看到王曾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心中顿觉不解。

王相这是想到了什么?

按照吕夷简之前的谋划,逼走冯拯,王曾上位副相,然后王曾在推荐他担任参知政事。

你渡我,我渡你,古来皆是如此。

其实,纵使吕夷简没有推动冯拯致仕,待王曾上位,也少不得推荐吕夷简的步骤。

王曾仕途顺利,归根结底还是借了其岳父李沆的东风,王旦、寇准提拔王曾,也是看在李沆的面子。

而李沆的上位,又和王旦的岳父赵昌言脱不了干系。

赵昌言和吕蒙正因为政见类似,关系颇为不错,王旦的上位和吕蒙正的提拔息息相关。

另外,吕夷简进士及第的那一年,也就是咸平三年,恰好是王旦知贡举,两人亦是师生关系。

有了以上这些关系在,即便吕夷简什么都不做,王曾若是当了宰相,也会大力向朝廷推荐吕夷简。

这是人脉,也是潜规则。

众所周知,不遵守游戏规则的玩家,通常是没什么好下场的。

“王相?”

良久,吕夷简觉得有必要问一问王曾脸色变幻的缘由。

强推王曾上位,事关大计,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权知开封府的差遣,虽然很关键,但和参政一比,却又差了一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