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章 平叔,你糊涂啊(1/2)

作者:放羊小星星
次日。

政事堂。

痛定思痛之后,祖士衡携着最新的方案来到了政事堂,他要当面向丁谓汇报。

关于如何支持西北地区修城筑寨,祖士衡给出的答桉是拆东墙,补西墙。

毕竟,每年的财税收入就那么多,古代又没有超发的概率,在钱财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从别地挪移。

为了完成丁相的‘交待’,祖士衡当真是发了狠。

第一刀就砍在了兴学的经费上,而且是直接砍掉了三分之二。

本来的计划是修建五十所州学,现在嘛,目标只剩下十几所,其他州的州学暂时押后。

待到明年财政有所盈余,再继续启动。

祖士衡很清楚,这么做无疑会让自己背上骂名。

但骂名又如何?

只要相爷满意,官家满意,那些书生就是再骂,又能如何?

祖士衡有这么大的胆子,其中大半是因为丁谓。

大宋三代之治,鲜有独相的例子,即便有,时间也很短,像丁谓这样担任独相,且至今仍然没有罢相苗头的。

开国至今一斤的茶叶,折支的估价往往会是一百五十文,甚至两百文。

当然,折支两百文的情况较为少见,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八分为十分。

而这正是祖士衡打主意的地方。

稍微改变一下折支比例,从原来的八分为十分,改为七分,或者六分。

(s:现在大家看到的宋朝官员俸禄,大多都是源于嘉佑禄令,但嘉佑距离天圣还有三十多年,依照当前时间线,宋朝官员的俸禄还是相对比较混乱的。

另外,即便嘉佑禄令问世,官员的俸禄仍然存在折支,除了部分中高级官员、皇子亲王,以及部分幕职州县官,其他官员仍然折支。

具体折支比例,则是根据官员的品级以及差遣的重要性,部分是一半现钱,一半折支,部分是三分之一现钱,三分之二折支。

最后,最最不重要的官员,则是全部折支他物,这类多是闲散官以及致仕官。

歧视链,无处不在。

另外,多说一句,正因为折支的存在,宋代官员的收入中,才会有添支(增给)、职钱、贴职钱、茶汤钱、公用钱、职田钱等等,五花八门的补贴。

若是没有这些,单凭俸禄,绝大部分中低级官员生活都困难)

午后。

看完祖士衡最新的提案,丁谓止不住的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