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章 陈家村2.0时代(2/3)

作者:放羊小星星


用‘江河’的话来说,个人的力量在时代面前,太过渺小。

村办工厂,迟早会被时代的浪潮淘汰。

何况。

像现在这样的情况,也未必不好。

那些从陈家村走出去的孩子,有能力的,多少会帮衬一点,陈大光、陈大年两个人就给工厂拉来了不少订单。

虽然是转包的订单,利润不大,但养活工厂,给那些退休的人攒点养老钱,基本没什么问题。

不用国家来养老。

他们自己就有钱。

不单单是陈家村,周围几个乡镇的发展路径跟陈家村都差不多。

摸着陈家村过河。

那些跟袜子、纺织有关的小微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多年的发展,乌义县除了小商品市场之外,乌义县产的袜子,也打出了品牌。

虽然暂时还没有诞生出一家知名品牌,但行业品牌已经打了出来。

全国各地的商贩们,一想到袜子,就会想到陈家村这边。

集群效应,初步展露。

一步先!

步步先!

诸暨大唐镇虽然也在搞袜业,但落后的太明显,哪怕他们打出了低价竞争策略,也无法动摇乌义县的产业链。

毕竟,这边的货太全了。

只要是市面上有的袜子,都能在这边找到生产企业。

甚至连那种‘伤风败俗’的情趣裤袜,也能在乌义县找到货源,那玩意虽然骂声一片。

但它的销量是真的好啊。

一双正常的长筒丝袜5块钱一双,买家还会还价,而一双情趣长筒袜,即便卖上10块、15块,销量也很好。

还不带砍价的。

因为买后者的大多都是男性。

付完钱,直接揣进兜里就走。

那家主打情趣的企业,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赚钱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巧姑的同学陈林林,当初,陈林林靠的是师范学校。

毕业之后,她当了几年老师。

后来,下海的浪潮滚滚而来,眼见其他人一个个混得风生水起,陈林林也坐不住了。

一咬牙,一跺脚,陈林林选择下海。

然而,她下海的时间节点是92年,彼时,陈家村周围的袜业工厂特别多,从上百人的大厂,到十来人的家庭作坊,可谓是遍地开花。

竞争很激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