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对颗粒性材料的研究上,会议上好多人纷纷发表看法,也提出了研究的难点和问题。>
当把内容集中在一起,就发现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王浩倒是没有在意。>
会议会把一些重要的问题记录下来,有一些很不错的建议也会记录下来,后续会再研究讨论。>
但是,大多数的建议并没什么意义。>
在场的材料学者都是实验室工作,是研究如何去制备新材料,而不是做材料制造工作的,也没有纳微材料或者其他相关方向的学者,相对来说,就有些不专业了。>
不过,在研究出颗粒式材料制造方法前,他们还是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来验证颗粒性材料是否能提升反重力强度。>
现在无法做到制造精细的颗粒材料,但可以使用‘不精细的手段’来做实验进行验证。>
何毅就建议道,“我们可以先制造一厘米的颗粒,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试试效果。”>
“如果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就可以通过实验结果得到验证。”>
这个说法得到了支持。>
想制造精度达到微米级别的颗粒状材料,技术难度确实是非常高的,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到。>
如果只是制造精度为厘米级别的颗粒,再把颗粒通过某些方法固定在一起,相对就要容易太多了。>
当然,效果也肯定差很多。>
等到了第二天的时候,王浩再次召集了核心研究人员,针对c031材料的颗粒形态进行研究。>
c031,是新研究出的超导材料,临界温度为139k,可以在200k左右,激发出0937的场力强度。>
他们并不是要把颗粒精细到某种程度,只是研究一种大致的形状,来让其激发的反重力特性更多处在同一方向。>
c031经过了反重力特性实验,有了实验底层材料布局的支持,很快粗略的颗粒化形态有了具体方案。>
那是一种不规则的十三面体形态。>
其中一个最大的面向外呈现半圆形凸起,大面正对方向的四个小面则是向内半圆形凹陷。>
“这个形态和材料布局相似,可以让c031内部半拓扑结构激发的反重力特性更多处在同一方向。”>
“从理论上来说,圆形凸起正对的方向会集中场力,我们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