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克罗地亚人的态度,匈牙利军方早有准备,但科苏特却有些破防了,他无法接受自己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马扎尔人的事业是如此光荣而伟大.
拒绝提议的耶拉契奇作为帝国的走狗,哈布斯堡的奴才绝对是优先制裁的对象。
不过无论是旧贵族,还是未来匈牙利军中翘楚们都不愿意去接手这颗烫手的山芋。
首先去山区剿匪就不是一件容易出成绩的事情,克罗地亚地形复杂,即便是能在正面战场打赢推进速度也不会十分理想。
其次,克罗地亚地区在匈牙利人眼中就是个穷乡僻壤,这种地方没有油水可捞会让士兵们缺乏动力。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克罗地亚有化问题,从塞切尼号召复兴匈牙利之后,匈牙利议会便开始禁止除匈牙利语以外的一切语言,这其中也包括德语和拉丁语。
这种举动自然遭到了圣斯蒂芬王冠领地内其他民族代表的反对,但除了克罗地亚人以外并没有人敢真正站出来。
这里有一个很违反常识的事实,克罗地亚贵族并没有争取自己使用克罗地亚语的权利,他们要求的是在议会上使用德语和拉丁语的权利。
为此克罗地亚贵族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就和匈牙利主流势力摩擦不断,但后者终究不敢做得太过明显,毕竟德语和拉丁语还牵扯到国家和宗教。
除此之外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抹杀和污名化也是让人无法忍受的,当时涌现了一批新匈牙利史学家,他们的口号是“马扎尔以外无英豪,一切荣光皆归于匈牙利”。
为此他们发明创造了很多历史,马扎尔人先祖英勇无敌,作为亚洲人征服了欧洲,作为欧洲人又成功守护了欧洲。
爱尔榭贝特·巴托利,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吸血鬼女伯爵,传说中她为了永葆青春,而在三十年间疯狂残害了650名少女,另有传说为三千人。
而西方童话中另一大反叛蓝胡子的原型,法国的吉尔德莱斯元帅也只是在化的抹杀导致了克罗地亚人强烈的反抗心理。
于是乎便有人开始搜集、整理克罗地亚历史和语言意图反击匈牙利人,在这种对抗中克罗地亚民族主义逐渐觉醒。
与克罗地亚人相比,塞尔维亚人就要惨得多了。
首先塞尔维亚族人口太少,同时由于居住地相对分散,除了伏伊伏丁那都很难聚集起足够的力量。
在巴纳特、斯拉沃尼亚、克拉伊纳这些地方也有塞尔维亚人的聚落,但力量都不是很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