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1/www1/1/www.xbqg9.org/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1/www1/1/www.xbqg9.org/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三章 农学家(1/3)_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_新笔趣阁
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章 农学家(1/3)

作者:七年之期
奥地利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却没有一座农学院,这让弗兰茨感到费解。不过经过一番调查之后,他终于明白,此时西方世界还没有普遍地把农业视为一门科学。

古代的希腊人认为农业是科学,但文明的传承早已中断。弗兰茨手下有一批正在研究农业课题的“农学家”,还有一大批身负优秀技艺的农民和园丁。

而且农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将深刻影响奥地利的本土和殖民地,所以建立农学院势在必行。

专家和技术人员有了,他们可以进行创新研究,但是也需要人整理记录,同时吸取别国的优秀经验。

弗兰茨打算雇用一批人专门负责编撰和翻译农业书籍,但这种庞大且重要的工程显然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于是乎弗兰茨再次将目标对准了,那些在维也纳无所事事的大学生和求职者们。

没错,有大学文凭的人可以免费就读农学院,不但读书免费,吃饭也免费,如果表现优秀,可以选择成为教职人员领工资,甚至还有机会成为官员。

弗兰茨开出的条件自然极具吸引力,但是却很少有人报名,实际上当时农业并不怎么遭人待见,甚至于农民都是贬义词。

第一期只招到了五十职工作等.

当然这个时代的主流要么是做官,要么是经商,当职员什么的,对于大学生来说起点还是太低了。

可问题来了,奥地利是赐官制度,以斐迪南一世的身体状态,一周能举行一次赐官仪式就不错了。

而且虽然奥地利有官分级制度,让普通人想往上爬的难度巨大,每个官员的阶层几乎一开始就定死了。

弗兰茨倒不是不想动,但动了就是和那80%人为敌,此时的他还没有那个实力,时机尚未成熟。

而且就弗兰茨看来,有些非公职位置的重要性和官员一样,没有上下之分。

历史上北德和法国在农业正规教育上,要比奥地利人早得多。

1803年丹麦控制下的荷尔斯泰因公国便创办了第一所农学院,1818年霍恩海姆学院建立,同年巴伐利亚农业俱乐部建立,1819年法国罗威尔农学院建立,1836年阿尔萨斯农学院建立

不过由于弗兰茨笼络到了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一批人才,如李比希等,并且自己开发出了一批农用机械,所以奥地利的农业科技还是在欧洲遥遥领先的。

但如果不建立农学院,这种优势早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抹平。想要长期保持优势,还是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