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排豪华建筑的夹缝中,阳光无法照射进来的角落里,雨果划燃了第二支火柴.
一股炸鲤鱼的香气闯入到了他的鼻腔之中,法国人很少吃鲤鱼,圣诞节的时候他们更喜欢吃生蚝。
法国人吃生蚝就是真的生吃,最多加几滴柠檬汁或者姜汁。雨果此时又想起了他在巴黎一手红酒,一手生蚝的日子
当时法国的生蚝非常廉价,曾经被称为穷人的食物,不过后来有人开始将生蚝、松露和某些方面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之后,法国的野生生蚝几乎遭到灭绝。
有诗赞曰“卢浮宫内四季春,欧洲青蛙次第新。日啖生蚝三百颗,不辞长作高卢人。”
(法国人又被叫做欧洲青蛙,因为他们什么都吃比如蜗牛、兔子、青蛙这种欧洲人通常不吃的食物..)
实际上弗兰茨的鲤鱼养殖计划最终还是成功了,只不过用的不是后世闻名的亚洲鲤鱼,而是欧洲本土的镜鲤,也就是后世东方常说的“三道鳞”。
相比慢吞吞的亚洲鲤鱼,镜鲤的警觉性更高,速度更快,同时繁育速度也远超亚洲的同类(高20%),所以才能在存在大量掠食性鱼类的欧洲河流里生活。
要说鲤鱼养殖真没啥技术含量,这种鱼没什么梦想,只要有吃有喝就会疯狂繁殖,产量大,抗病害能力还强。
要说这样优秀的食材怎么可能不引起欧洲人的注意呢?实际上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大量饲养鲤鱼,光是法国巅峰时期就有将近化和历史传统,弗兰茨觉得鲤鱼养殖是完全有戏的。至于困扰教会的水质问题,弗兰茨觉得并不难解决。
鲤鱼实际上是一种底层鱼,只要再加入草鱼和鲢鱼就可以实现水质的自我净化,再养一些贝类就能完美自我循环了。
只不过立体化养殖之类的,在当时的人看来简直是疯了,甚至有一群动物学家站出来反驳弗兰茨完全是在胡扯。
“弗兰茨大公!试问一间小房子里又怎么可能住进三家人呢?”
“他们可以分别住在阁楼、首层和地下室啊。”
“那怎么可能,它们不过是一群动物。哪怕真是向您说的一样,但是也没法避免三家之间产生摩擦。”
“先生,可它们并不是人。动物有时候比人更加守规矩。”
弗兰茨的话让一群动物学家哑口无言,但是心中愤愤不平都在等着看好戏。
然而现实是那些鱼还真的和平共处了,如此一来直接让单位鱼塘内的产量提高了三倍。
至于草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