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三十章 化虚空,道法自然证神仙,出阳神,诸天万界生金景(3/6)

作者:那就微笑吧
城不出。

契丹军队空等十多天,反而因长期驻扎于旷野,导致人困马乏,军粮短缺。

耶律德光实在愤怒,和赵延寿商量了一番,决定主动出击,准备夺取澶州德胜渡的浮桥后抢渡黄河。

三月初一,耶律德光率军十万横陈于澶州城北。

晋军主力在澶州城,先头部队高行周在戚城的南面。

晋军以步兵军阵对抗契丹骑兵的包抄战术。

两军鏖战至傍晚,皆死伤甚众。

随后,耶律德光采用骑兵的“突阵”战术冲击后晋军阵。

石重贵立刻率亲兵列为后阵稳定军心。

晋军因有皇帝亲自督军,军纪严明,岿然不动,以数万弩箭迎击契丹骑兵。

契丹军久攻不下,逐渐退却。

此时耶律德光从间谍处获悉“后晋军东面人少,沿黄河的护城栅栏也不坚固”,于是再次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快速转变正面攻坚作战方式为侧翼突袭。

耶律德光亲率领精锐骑兵从后晋军阵东面防御薄弱处进行突阵。

后晋军阵当即被击溃,士兵向南败逃。

契丹骑兵在后紧追不舍,一直追到澶州水寨。

契丹军误把当时修治水寨的晋军旗帜当成伏兵,遂暂缓追击。晋军抓住机会,重整部队,双方再次交战。

后晋军队再次向后败退。

后晋大将李守超遂率几百骑兵持短兵器径直杀将过去,稳住后晋军阵,契丹军逐渐退却。

当夜,契丹军首先鸣金收兵,又趁夜北退三十里扎营。

晋军虽收到消息,但主帅景延广担心这是契丹的计策,因此只是坚守城池,而没有派兵追击。

初三日,耶律德光令赵延照留守贝州,下令契丹大军分两路北撤,一路自沧州、德州北撤,另一路则向东后沿深州、冀州北上回国。

契丹骑兵在撤退途中,对沿途的后晋城镇大肆破坏,掠夺财物和人口,致使后晋的黄河以北的地区赤地千里。

契丹撤军后,晋廷趁机遣军收复失地,调整部署,扩展军备。

四月,石重贵命高行周、王周等戍澶州;

遣神武统军潘环、张彦泽屯兵澶州;

遣李守贞领步骑两万,攻讨青州的杨光远叛军;

景延广因不救戚城之罪,外放为西京留守。

八月,以刘知远为北面行营都统,杜重威为都招讨使,辖制十三节度使,统领北河、东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