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对这个什么纸糊阁老,泥塑尚书的说法,倒是不甚在意。
看了眼自己儿子,温体仁长叹一声道:“你资质有限,今生怕是止步三品以下了,待为父百年之后,家里就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到生意上去吧。”
“朝中有你和你三叔就够了,等下一代,再看看有没有天资聪颖的。”
温俨听自己父亲这么说,赶紧道:“父亲只是哪里话,家里现在可还离不得您。”
“行了,这些话就不要说了,南方的事你也不要管,其他人那里,你也要都知会一声,管好自己那一摊子就行。”
“是,父亲。”
温俨垂首称是。
“恩科在即,为父已经和宋应星说好了,在恩科之前,就让你去科学院大学堂,任六品司业。”
听到温体仁将自己一脚提到了大学堂,温俨的神情一怔。
温体仁压低了声音道:“看着吧,此次恩科高中之人,定会被陛下重用,开科之前你先去占个名分,对你将来有好处。”
温俨皱眉道:“父亲,大学堂那些人学的可不是四书五经,他们的课业是以物理、杂学为主,陛下要重用他们?难道就不担心士林反弹吗?”
“原本这些人不经童试、乡试,直接参加会试,就已经引得国子监诸公不满,如果再被重用的话,恐会引得天下读书人不服。”
温体仁闻言,只是摆了摆手,没有再解释什么。
……
同样的事,不只是发生在温体仁府上,但凡是出身南方,亦或是和江南有牵扯的在京官员,大部分人的态度,都和温体仁差不多,自己不掺和,同样也不让家人掺和南方的事。
这两年,京里的这些官宦,已经被朱由检给喂得差不多了。
有些家底的,都学着皇家和那些勋贵,在各地开设工坊。
家境不是很好的,朝廷的官俸也足够养活一家人,还有余钱让家里人做些小生意。
北方各地的这些地方官们,小日子也过得不错,官俸就不说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要弄个工坊,做点生意还不是手拿把掐?
现在的情况就是,只要你能生产出来东西,就不愁卖不出去。
不说海上不断往来的海船,就说大明自己,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以前的时候,百姓们吃都吃不饱,自然没有余钱花销,但现在不一样了,大量工坊的开设,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多。
工坊招募工匠,给他们发放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