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拓跋澄看来,梁萧“量大从优”的优惠策略,每斤白糖能少收他二十文,哪怕自己只是作为中介人,帮别人进货,都能稳赚不赔,他没理由放弃!
拓跋澄连夜召集一众幕僚,讨论良久,最后还是下定决心。
“派人向沛郡太守发出邀请,双方各自组建通往临郡的驿站,以加强友好沟通交流!对陛下的解释,就说是便于及时了解沛郡情况,那就没问题了……”
第二天,山阳郡的信使继续出发,赶往沛郡。
紧随其后的,还有往沛郡运送大量白银的护卫队,和以物易物的商队,携带了紫杉木、鸡鸭等新一批资源。
他已经发现了沛郡的商机,必须保证自己在沛郡的亲属有一定的存银,随时应付“突发状况”。
这一次白糖的出现,就是突发状况之一,已经有利于他家捷足先登,抢在其他友商之前,赚取第一桶金。
拓跋澄目送队伍离去,袖袍里的手紧紧握拳,微微颤抖,目光却是异常的坚定。
这是自己发财的机会,但难免要面临国内那些政敌的压力。
只要自己忠于皇帝,上交一定比例的利润,就连丞相最无缺也会支持自己的!
拓跋续昨天拿到白糖,就迫不及待出发了,运送白糖队伍,正在返回山阳郡途中。
中午时分,拓跋澄的书籍运送队,终于分别抵达邻近的各个州郡。
钱的话,完全能让独孤家赔得血本无归。
人力,笔墨纸砚,装订材料……这些都很费钱!
“那拓跋澄哪来的底气赔本赚吆喝?难道是皇帝和最无缺支持??”
意识到不对劲的各家书商,纷纷派人去“万恶之源”——山阳郡,一探究竟。
此时,拓跋澄正在家中,数钱数到手软,笑得合不拢嘴。
家里刚刚送来财报,之后,都决定碰碰运气,能卖多少是多少,估摸着扣除所有成本之后也能赚个三五十两银子。
各家甘蔗商为了避免同行竞争,对自己到底有多少斤甘蔗讳莫如深。
只有梁萧这个收购商知道,他到底能收到多少。
为了让梁萧优先收购自家甘蔗,他们都把甘蔗价格压到了每斤五文钱,不能再低了。
看着一脸诚恳的甘蔗商们,梁萧微笑道:“合格的甘蔗,本将军都会收购。”
合格?
众人心里打鼓。
难道,他打算严选精品甘蔗?
梁萧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