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担心迎奉天子之后,他花费无数心思和努力得到的基业会落到天子手里,很是犹豫。
更何况袁绍麾下谋士众多,各执一词,谁都说服不了谁,让袁绍难以做出决断,这件事也就只能搁置下来。
曹操的状态和袁绍差不多,有心迎奉天子,但还在犹豫。
这里还有提一下刘备,他没有收到天子诏书,要不然按照刘备的脾气,别管天子在什么地方,他都要亲自领兵营救天子,就算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他的人设。
只可惜,天子没看到这一点。
陆川总结了一下各方面的消息,发现这些有名的诸侯好像都不怎么买天子的账。
真不愧是大汉忠臣啊。
而陆川就不一样了,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做大汉的忠臣。
既然大家都没什么反应,那陆川也不用做什么,派人去找刘备催债的同时,继续进行军事演习。
刘备在徐州折腾了一番,结果发现他的威望没有那么高,发行州债的结果也没有那么好,只能死了这条心,利用发行州债募集到的五千万钱支付了违约金,然后和陆川续签了新的贷款合同。
糜竺很想帮忙,但是刘备不同意,他也没有办法,只能作罢。
这次之后兖州和徐州都安静下来,好像都在暗中积蓄力量。
陆川对此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因为他也需要时间发展建设。
原本计划今年将军队扩充到三十万,到现在才二十三万,距离目标还差了不少,所以陆川也希望能有一段相对安宁的时间谋求发展。
除了扩军,陈留郡北部各个县城和军事基地的建设也终于进入了尾声,大量人口集中在陆县附近,初步完成了陆川的计划。
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根据陆川的统计,如今的陈留郡内人口也就两百多万的样子,距离他要求的五百万人口甚至上千万人口,还有很大差距。
所以陆川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军事演习进行到第三个月,八万新兵已经适应了千人级别的战斗,开始尝试适应万人级别的战斗。
也正是到了这个阶段,陆川和赵云作用才开始发挥出来,他们要亲自率领数万大军进行正面战斗,让八万新兵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十几万人的打战场。
不过到了这一步,让新兵体验什么叫真正的战场已经差不多了,因为对于士兵来说,千人级别的战斗和万人级别的战斗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真正需要学习的,反而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