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语气铿锵,字字如珠玑般掷地有声,在庄严肃穆的金銮殿上回荡。
她开始引经据典,从古至今的王朝兴衰,到如今大魏的民生疾苦,娓娓道来,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她将吏治 的种种恶行,科举舞弊的桩桩案例,如数家珍般道出,直击问题核心,让在场的大臣们都听得心惊肉跳,不敢直视。
林诗雅的辩驳,如同清泉一般洗涤着朝堂的浑浊之气,她以百姓的疾苦为出发点,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许多官员听着听着,便不由自主地露出赞赏的神色,他们原本对林诗雅的年轻和资历有所质疑,此刻却被她深厚的学识和远大的抱负所折服。
就连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也开始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王太尉的嚣张气焰,在林诗雅有理有据的辩驳下,逐渐被压了下去。
他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跳,却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新科状元,竟然有如此的胆识和才华,能将他驳斥得哑口无言。
就在此时,林诗雅的眼角余光瞥见龙椅之上,皇帝慕容复正朝她微微颔首,眼中带着鼓励和赞赏。
她心中一暖,一股强大的力量涌上心头,仿佛得到了最强大的后盾。
她知道,自己并非孤军奋战,有明君在侧,她便能放手一搏。
朝堂上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因着林诗雅的据理力争,稍稍缓和了一些。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清亮的目光再次扫过殿内的每一位大臣。
就在她准备继续陈述之时,一个苍老却又带着几分尖锐的声音,突然打破了殿内的平静。
“老臣以为,林状元此言差矣!”张太傅拂袖而出,语气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祖制不可轻改,此乃先贤之道,岂能由你一个黄口小儿轻易撼动?”
张太傅的出现,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
他身着深蓝色官袍,头戴乌纱帽,手中拄着一根雕着祥云纹路的拐杖,慢悠悠地走到殿前。
他摇头晃脑,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眼神却锐利如鹰,扫过林诗雅时,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他一开口,便将“祖制”二字搬了出来,试图以古制来压制林诗雅的改革之举。
“老臣以为,林状元此言差矣!”张太傅的声音并不洪亮,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如同冬日寒风,瞬间冻结了殿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