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询问此事,二来那之后他一直奔波于其他事宜,所以,还真不知道还在继续。
不知道还是不是赵允初出资了,但是不管是不是,云雁回倒是觉得,修起来也挺好的,这可是未来的开封一景。
也说不定,是开工了就没法退钱呢……
云雁回倒也没想什么了。
报纸这一边,由于云雁回的严格培训,加上这是刚刚开始,大家都还挺有热情,所以稿子很快就齐了,甚至是满了。
云雁回带着编辑们把稿子选了出来,进行编校排版,因为是第一期,还给包拯看了一下。
包拯看到成品,比他想象中的更为好,甚为惊喜,“如此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可读性极强,若非只在府内派发,想必会热销东京啊!”
想来非但是报纸,开封府许多东西,不也是热销东京的样儿吗?
包拯极为满意,不但是对第一期开封府报,还是对云雁回。于是,报纸顺利地送到了胡老翰林那里去。
本来云雁回还有点担心,胡翰林会不会对较为朴实的文字有意见,但是,老翰林出人意料的开明,他非但认为这是雅俗共赏,更认为有助于开化开封府的小吏们。
“什么时候会发抄?”胡翰林似乎迫不及待想看到反应。
云雁回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哦”了一声,说道:“您审完就可以去开印了,至多三日就会发抄到全开封府。”
因为开封府的特殊地位,所以云雁回准备印多一点,除却分给开封府的各级政府,还要备着其他单位来索要,毕竟他们的稿件,也会涉及其他单位的工作。
“好,很好。”胡翰林陷入了沉思。
半晌后,胡翰林才回过神来,“老了,人都不清醒了……小云啊,你过来。”
云雁回莫名其妙地走近了。
胡翰林:“老夫送给报纸一句话: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望诸君勉之!”
云雁回感动状道:“谢谢先生,我回去便抄下来挂在编辑室里,给大家共勉。”
胡翰林微微一笑,“去吧。”
云雁回出了房间,低着头想了半天,一抬头差点撞到一名青年官员,他抓住这人,“仁兄,你是翰林吧?”
那人吓了一跳,把自己的袖子扯出来,“是啊,怎么?”
他警惕地看着云雁回,“你是什么人,怎么进来的?”
“我是开封府的啊。”云雁回扬了扬手里的报纸,“来审稿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