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百六十五章:我应该不是来打酱油的吧?(2/3)

作者:
行业,本身的不少道理其实都可以通用。比如集中起来的工业规模越大,产业联系越紧密,制造分工越明确,相应的生产成本、生产时间,还有技术方面的更新换代间隔就越少,产品在市场各方面自然就更具有竞争力。显而易见,锦官市想争取到相关的产业链,就必须在配套的产业园规模和基建上下大功夫,以满足那些企业的需求。“没错。”欧阳雄点点头,有些惊讶于梁谦能够这么快理解并提出正确的观点,不过一想到对方是梁羽这种天才的老爸,似乎也不算多么奇怪,他只是微微一顿,就开始说到这次项目的规模,“时间比较紧迫,所以这次我们准备孤注一掷,不仅邀请了国内最顶尖的团队进行规划设计,而且已经上报到了省委、工信部和发改委方面,首期投资是在两百亿,后续还将追加一百亿资金,打算建设成西南地区最大、也是功能最齐全的汽车产业园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锦官市的汽车产业虽说算不上一片空白,可也称不上能好到那里去,基本是承接得其它城市不要的配件项目。利润方面不仅非常低,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旦遇到技术更新换代或是相连的主体汽车制造企业发生动荡,很容易失去立身根本被市场淘汰。不过,在欧阳雄眼里,这既是他们无法回避的条件缺陷,却同样也是他们竞争到这个汽车产业园区的最大优势。总体上看,国内的汽车产业园被确定具有一定规模的就已经超过三十个,是世界上汽车产业园区最多的国家,然而,从这些产业园的具体功能和建设水平来看,却有着不少的问题。一般而言,汽车产业园都是依托于一个大型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可由于各自地区的政策性需要、和急需经济发展的迫切目的,很多汽车产业园都是匆忙上马,本身的功能和建设标准就不达标,再加上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时间太短,所带来的无序竞争,导致相关的配套产业非常混乱,难以形成自洽的工业体系,严重制约了园区内企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那些以外资品牌为主导的汽车产业园区,在一开始的定位上,就基本排除掉了自我研发的可能,而没有属于自己的技术研发体系,这类地区的汽车产业状况便可想而知,不过是吃老本罢了。一旦市场竞争变得激烈,以前的生产技术又开始面临逐渐落后的局面,不要说再想有继续发展壮大的可能,连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而相比那些老化的、缺失了很多功能且没有多少发展空间的汽车产业园区城市,没有相应负担拖累的锦官市完全可以从容地避开掉原有的既得利益阶层干扰,达到轻装上阵的目的,进而从无到有地打造一个全新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