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六章 车马行(3/4)

作者:
的棉甲全部用完,那么李啸只要提供新组建的3队盾兵,4队枪兵,以及新补充的骑兵盔甲与武器费用即可。算下来,要再花近2万两便可完成。这样的话,由于有了刘泽清这4万银子作为补充,李啸军的的剩余金银钱财总计竟还有45万之多,却可提供李啸全军,两年半多的花费。只不过,这看似充足的银子,满足不了李啸的雄心。他下定决心,在将来的日子,赤凤堡一定还要扩建,军队也还要再扩充,各类工厂也要加以兴建,这样的话,这些银子的花费速度,将会快得惊人。可见,在这花银子如流水的情况下,李啸必须要居安思危,为自已将来,提前作好规划与出路。现在李啸军唯一的收入,就是商税,堡外已有三十多家店铺,平均每家每月上缴商税20两,共600余两。这对于李啸军巨大的开支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所以现在李啸做的第二件事,便是要再度拓展财源。李啸打算,利用现有马匹,成立一家车马行。这算是李啸根据现有状况,作出的最为现实的选择。在李啸军中,除了现有的骑兵战马外,还有三百多匹马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只是每天白白地吃草料却没有任何价值产生的话,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浪费。李啸打算,给每个骑兵备上双马,以保证骑兵使用。这样的话,还能挑出一百多匹资质较差或四蹄受了伤的马匹,作为挽马,用于车马行的使用。明朝时运输业已经很发达,南有船北有马,北方各处都是以骡马大车为主,并且在各个城县都有脚行,备有大量的脚夫,近途的纯粹用人力推运,脚力出力,远途的就用骡马,脚夫也充任车夫,帮着赶骡马和上下货。说是骡马行,但并不出租骡马,而是备有脚夫,帮着承运物品,收取费用。这年头的法制水准和后世比差一百条街,地方官吏不足,衙门的三班衙役加上游手帮闲也不够用,主要工作只是用来征取赋税与维持治安,而乡间多是宗族自治,若是万历年间,天下为太平,商人出行也还安全,只是现在天下兵荒马乱,为保证商品顺利送达,这脚行便应运而生了。脚行的伙计多半是破产农民构成的流民为主,也有少量城市贫民,这些人多半都是品行不佳的败类,还有一些是离开打行的喇虎,这些人,帮人运货时偷摸只是小事,讹诈和抢劫也是时有发生,远途时甚至杀害货主也不少见。因为脚夫素质太差,后来客商很少直接雇佣脚夫,而是寻得可靠的脚行,与脚头接洽,点检好货物后给脚头一大笔,脚夫只开发一小笔,这般运输下来,损耗还是难免,但比人财两失要强的多了。当时俗语,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其实倒也有道理。李啸要成立的车马行,其实是明朝各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