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章 核聚变论证会,我们什么时候拥有了如此高端的技术?(1/7)

作者:不吃小南瓜
“种花家要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

“五十年,也不可能成功!”

当消息传到了国外以后,也引起了大量媒体的报道,几乎所有报道都是不看好的,“这种大型工程项目,即便正式立项进行研究,大概率也会中途夭折,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也没有意义。”

“现代研究核聚变根本是不切实际的。”

“即便拥有更先进技术的阿迈瑞肯以及欧洲,暂时也不可能开启核聚变的研究……”

“大概也就是喊个口号,不可能真正投入研究。”

“……”

国际媒体不只是做判断,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拿出来作对比的就是大型例子对撞机项目。

过去很多年时间里,国内都一直在论证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

这个项目展开的目的就是为了顶替老化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让国内拥有最顶尖的对撞机,来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

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有设备、有技术、有理论,制造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唯一需要论证的是是否值得投入。

即便是这样的项目,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展开。

可控核聚变是百年工程,被认为是未来的主要能源技术,但要进行研究的门槛实在太高了。

比如,徳国就论证过制造完善的托卡马克装置,只是预算的经费就超过千亿美元。

在花费了千亿美元的经费以后,并不是说能够完成研究,只是可以在装置内部进行核聚变反应,成果依旧限制在实验室,而不是投入到应用领域。

这种项目自然无法通过。

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之所以不被看好,是因为要解决的技术难关太多了。

鹰国的《泰晤士报》针对舆论热点,就总结了几个难以突破的技术难题,首先就是点火困难。

核聚变的每一次点火,都需要制造高温高压的环境。

高压环境制造难度太大,一般都是高温环境来替代,就需要制造最低一亿摄氏度的环境。

第二点就是计算机模拟不精准。

这是数学问题。

所有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都绕不开等离子体,而有关等离子体的问题,包括不稳定性、湍流,制约等离子体种种难以捉摸行为的基本方程,都只能做近似的模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